21哈希函数、布隆过滤器、一致性Hash

/ 技术相关 / 0 条评论 / 230浏览

原文地址

1 哈希函数

1.1 认识hash函数

1)输入参数data,假设是in类型,特征:可能性无穷大,比如str类型的参数

2)输出参数类型out,特征:可能性可以很大,但一定是有穷尽的

3)哈希函数没有任何随机的机制,固定的输入一定是固定的输出

4)输入无穷多但输出值有限,所以不同输入也可能输出相同(哈希碰撞)

5)再相似的不同输入,得到的输出值,会几乎均匀的分布在out域上(离散处理)

重点:第5条!所以hash函数又叫做散列函数

通过hash散列之后的值,如果模上一个数,模之后的数仍然是散列的!具有传递性

对于两个输入,即使长的再像,hash函数也会散列,均分分布在值域上

1.2 hash应用函数举例

假设有一个含有40亿个无符号整数的文件,每一个无符号整数含有4个字节,该文件每一行含有一个无符号整数。无符号整数的范围是0到42亿,即0到2的32次方减1的范围。假设我们有一个含有1G字节的内存,试着统计该文件中哪一个整数出现的次数最多

我们用这一个G内存,做一张hash表,key和value都是无符号整数。所以key和value都是4字节,每一条kv含有8字节,hash函数内部索引空间不计。假设我们文件中每一个无符号整数都不相同,需要40亿个kv,大约为8乘以40亿为320亿字节。转化为内存大约需要32G内存空间。所以我们不能直接通过1G内存直接统计,有可能内存会爆掉;

我们1G内存只能装大概1亿条8字节的kv。该文件大概需要32G内存,我们直接通过Hash函数散列后的值,模上40。范围变为0到39,编号0到39号的文件,每一个状态发送到一个文件。同一种数字key,肯定会发送到相同编号的文件中去。经过这样的处理,假设最差的情况文件中40亿个整数均不同,我们大概会发送到0到39的文件中,每个文件大概1亿个整数

用1G的内存,先统计0号子文件中的词频,再释放内存去统计1号,2号直到39号文件。每个文件最多不超过1亿条记录。1G内存不会爆掉。选出40个词频最高的数字,再进行处理

这样处理,即使文件中40亿个数都相同,落到相同的子文件0中去。那么1G内存统计相同的key,只会再原有基础上增大value,内存绝对不会爆掉

1.3 hash函数实现

Hash函数使用的时候,理论上任务增删改查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(1);

1.3.1 认识经典hash(数组加单链表)

假设我们的Hash的key的范围为17,我们新添加的key再这17个格子上,很大可能会出现碰撞,假设我们第一条需要保存的kv为'abc':1,我们用一个函数算出hash值,用该hash值模17,假设得到5。那么我们把这条记录放在5的位置;

同样的方式第二条kv'def':32,算出来的位置为10。第三条kv'bbq':44,算出的位置也为5,那么我们用单链表去串在之前'abc':1的下面

假设我们get我们的'abc',通过相同的函数算出hash值,再模17,肯定得到5,我们去5的下面去遍历链表,找到'abc'拿出它的值即可

由于使用的hash值进行填充,理论上我们17长度的数组,很容易就碰撞,而且每个格子均匀的碰撞。我们感知到某个位置上的链表长度大于等于6,可以认为其他格子的链表长度也差不多大于等于6。此时我们进行hash扩容,增大我们的数组长度。假设扩容为原数组的两倍,范围为0到34;==接着我们用非常暴力的手段,把老的数组上的每个链表上的节点都取出来,重新计算hash值,模34,决定放在新数组的哪个位置,那么根据散列的性质,我们大概知道,样本分配到新的数组中,每个位置链表的长度,大概为3==

复杂度分析:对于一个key_value,算key的hash值认为O(1);hash值模一个值O(1);找到数组中的桶,而且桶长度不超过6,那么也是O(1)。所以不涉及到扩容,hash结增删改查操作严格O(1);但是Hash函数是会涉及到扩容的,我们可以假设初始结构的数组长度为2进行推演,那么对于样本容量为N的hash结构,如果扩容,那么N长度的哈希结构会经历log2N,log以2为底的N次。每次扩容的代价时间复杂度为O(N), 对于N样本,之前所有扩容的总代价为O(N)✖log2N。均摊到每次hash值的增删改查,所有hash表考虑扩容的增删改查时间复杂度不是O(1)。而是(O(N)✖log2N)➗ N

但是Hash表有很多改进,比如扩容倍数不是扩两倍,而是扩更多被,用以减少扩容次数,从而减少log的底数。或者假设在Jvm中,用户申请的hash表不够用了,JVM离线扩容,用户无感知;或者我们在数组中放有序表而不是单链表,例如treeSet结构,我们长度就不需要到6再扩容了,等等。我们还是认为hash表在使用时,增删改查操作就是O(1)的,虽然理论上并不是

!!!上述订正,注意上述说扩容代价为O(logN)可以认为为O(1),这种说法是错误的,hash扩容总代价是O(N),均摊下来就是O(1)。因为当我们数据量已经扩容到N,之前的扩容是一次一次叠加而来,可以假设从样本为1的时候开始扩容,N的数据量对应的扩容就是1+2+...+n/4+n/2; 均摊到当前的N,就是O(1)

2 布隆过滤器

1)利用哈希函数的性质

2)每一条数据提取特征

3)加入描黑库

布隆过滤器解决什么问题?

类似没有删除的黑名单系统。常用来解决爬虫黑名单问题,例如我们的爬虫系统爬到一个url把它放到黑名单系统中,另外一个爬虫爬到该url时,先去检查有没有其他系统已经爬过。

假设我们有100亿个url构成的黑名单,首先考虑使用MapSet,一个url假设64字节,100亿个url,大小为6400亿字节,大约640GB内存空间。显然不太合适使用map结构。只有添加和查询,没有删除操作,我们构建布隆过滤器,大约该体量的查询只需要30G内存空间

2.1 位图的概念

假设我们申请int[100] arr的数组大小,每一个位置是int32位,100个位置总共需要3200bit;

假设我们想要知道arr的位图的432位是什么数字,那么我们可以立马知道423位bit的状态是0还是1,int status = (arr[453/32] >> (453%32)) & 1;;我们也可以设置453位的状态,比如我们要设置453位的状态为1:arr[453/32] = arr[453/32] | (1 << (453%32));;

对于数据量比较大的存储,我们可以使用二维数组,比如int[100][100] 表示的总共有320000个bit。我们想要把170039位置的比特拿出来,可以先求在哪一行,170039/3200等于53行,在53行的(170039 % 3200 )/32 位置,在该位置的(170039 % 3200 )%32bit的位置上

2.2 布隆过滤器

布隆过滤器建立在位图的概念上。

2.2.1 布隆过滤去的添加

假设我们有m长度的位图,初始化位图都为0,某一个位置需要置为1,就属于描黑的状态。我们给每一个url算出一个hash值,让该hash值模上m,决定一个位置进行描黑,再用另外一个hash函数算出hash值,模上m描黑第二个点,假设需要k个hash函数,那么一个url需要描黑k个位置,k个位置中有可能有重复的描黑点,在不同的hash函数算出相同的hash值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。经过上述的处理,该url属于被加入我们的黑名单

2.2.2 布隆过滤器的查询

给定一个url,相同的我们用k个hash函数算出k个hash值,用这k个hash值模上m,算出k个位置。假设k个位置都属于描黑的状态,就任务该url已经添加进来我们的黑名单系统了

==比如对于指纹来说,K个hash函数,可以类比为K个提取指纹的方式==

布隆过滤器有可能出现误判,例如我们的m数组长度比较小,url比较多,那么所有url都加进来有可能m长度数组的位图全被描黑。那么一个新的url过来,我们误以为已经加入了进来。

==布隆过滤器虽然有失误率,存在误判。但是不可能判断出一个url本身在黑名单,判断出来不在黑名单,只可能出现一个url不在黑名单,判断出在黑名单这种情况的误判==

==宁可错杀三千,绝不放过一个,哈哈==

所以严格要求不予许有失误率的场景,用不了布隆过滤器

2.2.3 k个hash函数如何选择,位图m空间选择多大

我们可以根据样本量N,来设计我们的k和m的大小。设计布隆过滤器,我们必须提前知道样本量

预期失误率P

我们知道一个样本量大小为N,该布隆过滤器设计出来后,预期失误率不得大于P。那么我们把m当成横坐标,样本失误率P当成纵坐标。样本大小是常数N。我们可以感受到m越小P越大,M越大P越小,且P永远不可能为0。预期失误率p是纵坐标的一个常数点。P和M该函数满足对数分布

hash函数个数k和失误率的关系,P为纵坐标,k为横坐标。直观理解上,如果hash函数的个数K过小,由于提取特征不够过,失误率p会很大;如果k过多,那么需要描黑的点就过多,m会迅速耗尽。增大了失误率;所以p和k的关系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底朝上的二次函数分布,注意是p和k,下面公式2,k是和m的关系函数

2.2.4 布隆过滤器重要公式

1,假设样本数据量为n,预期的失误率为p(布隆过滤器大小和每个样本的大小无关)

2,根据n和p,算出Bloom Filter一共需要多少个bit位,向上取整,记为m

3,根据m和n,算出Bloom Filter需要多少个哈希函数,向上取整,记为k

4,根据修正公式,算出真实的失误率p_true

公式1:

m = -   \frac{n*lnp}{(ln2)^2}  

公式2:

k = ln2 * \frac{m}{n}   = 0.7 * \frac{m}{n}

m和K算出来是一个小数,比如26.4G,和13.3。那么我们向上取整为27G或者30G。k向上取整为14个。注意m和k一定不能比理论值还要小了。但是上述的公式都是用理论值参与运算的

我们向上取整后,真实的失误率可以由如下公式得到:

公式3:

p = (1 - e ^\frac{-nk}{m}  )^k

加工hash函数的技巧,比如我们找到两个hash函数f函数和g函数。例如我们找md5当做f函数,ssh加密函数当成g函数。第一个hash函数可以是f() + g(), 第二个hash函数可以是f() + 2g(), 同理第三个f() + 3g()。我们可以得到无数多个hash函数,而且这么些hash函数几乎独立。wiki上有解释

md5算出的hash值是一个字符串,我们可以把它当成26进制的数

布隆过滤器不支持删除

2.3 布隆过滤器的使用场景

2.3.1 HDFS

最著名的使用场景是在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中,有很多个小文件放着各种各样的数据,如何定位一个string在哪个文件里面?

HDFS会把各个小文件维度,每个小文件建立一个布隆过滤器。先看该string在各个小文件里面那些小文件的布隆过滤器中是描黑的状态。反之如果该String在某个布隆过滤器中是描白的,那么该小文件内肯定不存在该String。描黑的小文件中有可能存在该String,接下来把描黑的小文件各个遍历一遍,去找这个String

经典的布隆过滤器是不支持删除的,但是强制支持删除可以对经典布隆过滤器进行改造。比如可以把两个bit当成一个位置,相应的m编程2m; 描黑一个点可以编程01,再描黑10,删除该描黑点,变为01,再删除00。这样改造可以支持删除

==布隆过滤器的唯一目的,是为了节约空间==

100亿的数据量,预期失误率万分之一以下,30G以内的布隆过滤器可以搞定。且预期失误率为十万分之六

3 一致性Hash

一致性hash,被称为google发的三篇影响业内的论文之一;

一致性Hash是为了解决,服务器端分布式存储的方案。在老的存储方案中,比如web收到页面请求存一条记录,我们业务层会把他存在数据库服务器上,该服务器可能是单台,也可能是分布式存储,轮训,hash的方式都可以。

分布式存储有一个问题,假设我们根据记录的hash值模3,去把数据均分到三台机器上。但是如果我们有一种范围查询,比如查id大于10小于20的记录,那么我们需要到三台机器上分别寻找,再mearge,称为mapRedux

3.1 分布式存储的问题

1、所以对于范围查询比较多的,最好还是存在单台机器上,但是数据量比较大,单台服务器负载过重,可以考虑分布式存储,范围查询时再mearge

2、比如我们用三台服务器来负载我们的底层存储,假设随着业务的增加,我们需要增加三台,现在用6台机器来负载。那么之前三台机器的数据的迁移代价是很高的。我们需要把三台里面的数据每一条算hash值,再模6,去再次分布到我们的六台服务器上,数据迁移的代价是全量的,相应的我们需要减机器的时候也会是相同的处理,这是个很突出的问题

3、现在来说我们的服务都是非常的弹性,一致性hash就是解决上面很突出的问题的。一致性hash既可以保证迁移代价很低,也可以保证新迁移的机器数量负载均衡

3.2 一致性hash的实现思路

1、在之前存储中,我们算出记录的hash,模上机器树,找到这条记录的归属。现在我们把hash值的结果想象成一个环,比如md5加密的范围是2的64次方减1。我们把0到2的64次方减1的范围想象成一个环

2、现在假设我们需要在三台机器上分布式存储数据,我们可以以三台机器的ip不同,或者三台机器的mac地址不同来确定三台机器的归属。比如我们按三台机器的ip

3、每台机器的ip,按照相同的hash函数,每台机器算出HashCode的值,一定对应在环上的某个点上。由于hashCode的离散型,三个点不能保证把环均分掉

4、先假设能均分掉这个环,新来的需要存储的记录算出hash值,一定落在环上的某个位置,该位置顺时针找到的第一台机器的位置,该机器就是它需要归属存储到的机器。

5、如果某台机器m1要下线,环上属于该机器上的hash域,直接迁移到顺时针的下一台机器m2上即可。如果要添加一台机器mk,比如这台机器算出的hash值在环上第一台机器m1和第二台机器的m2之前,在环上m1到mk的数据直接迁移给mk,m2之前的区域为m1到m2,现在减去m1到mk的范围上的数据即可

6、上述5步骤的实现,假设我们把m1和m2和m3算出的hashCode分别是4,100亿,200亿。排序后,我们把机器和hash值的映射存下来。业务层分发数据存储的时候,去查这个表,决定分发到哪里,表变化及时通知到业务层。比如业务层来一条数据,算出hashCode为8,那么我们找大于等于8的第一个机器位置,那么我们需要放在8到100亿范围的归属m2上(可以二分查找加速)

3.3 解决一致性Hash环的均分问题(负载均衡)

出现均分问题,有两个情况,第一个是初始机器如何保证均分环,第二个加机器减机器怎么保证再次均分该环?

==不采用机器的ip去抢环。我们可以准备一张表,分配给m1机器1000个随机字符串,分配给m2也1000个字符串,同样分配1000个随机字符串给m3。然后这3000个字符串算Hash值去均分环,机器和字符串的关系是1000对应1的关系,比如来了某一个数需要存储,我们算出hash值需要分配给某一个字符串抢到环区域。那么我们再根据这个字符串找到背后的实际物理机器,可以类比m1的1000个红点,m2的1000绿点,m3的1000个黄点==

==我们新增物理节点,对应着新增加1000个字符串的hash值去抢环,该向哪个字符串夺取环区域和之前Ip的hash加入环的夺取方式相同,同样的删减机器也是一样。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负载均衡==

数据量不到400亿,不需要考虑hash碰撞的问题,这3000个字符串算出的hash值是不可能碰撞的。即使碰撞,某一个hash值即是m1的某个字符串落到的位置红点,又是m2的的某个字符串落到的位置绿点,那么数据冗余两份分别存到m1和m2,也不会有大的影响

实质还是利用hash函数的离散性,可以理解1000个点事某一种味道的香水分子数。三种味道的香水喷到房间里面,闻起来是均匀的;

3.4 利用hash函数的离散性不仅可以实现负载均衡,也可以实现负载管理

m1机器性能超强,m2和m3分别是m1机器性能的一半,我们可以给m1分配2000个字符串的hash值去抢环,给m2和m3各分配1000个即可实现

3.5 一致性Hash的应用案例

亚马逊的物流仓库,是每种商品都通过一致性Hash分布在仓库中,用户选择商品的时候,可以很及时的返回

在北京市,一个用户通过手机搜索十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餐饮店。可以把北京地图按照经纬度切分,比如以天安门为原点,每个商家注册外卖平台的时候,除了要填写老板,店名之类的信息为,还存一条经纬度的记录

4 并行算法和岛问题

假设上下为1相连,可以认为是相同的一片岛。斜着连不算

那么下面的图形中存在两个岛

0 1 0 1 0 1 0
1 1 0 1 1 1 0
0 1 1 0 1 0 0
0 0 0 0 0 0 0

单内存,单cpu如何解决,多核心cpu怎么解决

解题思路1,可以利用感染函数,到了某个位置,如果该位置为1,把自己连同周围相连的1全部感染成2;对于n行m列,时间复杂度为O(N*M)。每个节点遍历一次,递归调用由于改了状态,下面节点的递归往上看,由于为2不再递归,同理其他位置也一样。实质每个位置看了5次

解题思路2,并行。方法1虽然时间复杂度已经很好了。但是如果中国的每一个平方厘米算作一个岛屿,这种方法就不行。

1、可以采用并行算法加并查集的解法,比如一片区域,实际上只有一个岛,我们按照*号分割成两部分,分别让不同的CPU去跑感染函数

2、每个CPU跑完各自的区域后,记录岛的数量相加,和以*号分割的位置

3、通过并查集合并,如果处在*位置的左侧区域的点的右侧位置没被CPU2记录,那么不用管。如果CPU2记录了,那么需要合并,岛的总数减1

CPU1记录A和B,岛的数量为2。

CPU2记录C和D,岛的数量为2,一共4个岛

A和C并,岛数量变为3,集合变为(A B);B和C并,岛数量为2,集合变为(A B C);D和B可并,岛数量变为1,集合变为(A B C D);全部连通

有了上述的思想,我们可以把岛切分成任意块,用不同的CPU去跑,然后再用并查集合并

==并行的思想,在大数据领域很重要==

1 1 1 1 1(A点) * (C点) 1 1 1 1
1 0 0 0 0      *      0 0 0 1
1 0 1 1 1(B点) * (C点) 1 1 1 1
1 0 1 0 0      *      0 0 0 0
1 0 1 1 1(B点) * (D点) 1 1 1 1
1 0 0 0 0      *      0 0 0 1
1 1 1 1 1(A点) * (D点) 1 1 1 1
package class03;

import java.util.ArrayList;
import java.util.HashMap;
import java.util.List;
import java.util.Stack;

public class Code02_Islands {

	public static int countIslands1(int[][] m) {
		if (m == null || m[0] == null) {
			return 0;
		}
		int N = m.length;
		int M = m[0].length;
		int res = 0;
		// 遍历
		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			for (int j = 0; j < M; j++) {
			        // 如果该位置是1,调用感染函数,岛的数量增加1
				if (m[i][j] == 1) {
					res++;
					infect(m, i, j, N, M);
				}
			}
		}
		return res;
	}

        // 感染函数
	public static void infect(int[][] m, int i, int j, int N, int M) {
	        // 行,列越界,或者当前位置不是1,直接返回
		if (i < 0 || i >= N || j < 0 || j >= M || m[i][j] != 1) {
			return;
		}
		// 把当前位置1感染成2
		m[i][j] = 2;
		// 检查四周的1,把四周的1也感染
		infect(m, i + 1, j, N, M);
		infect(m, i - 1, j, N, M);
		infect(m, i, j + 1, N, M);
		infect(m, i, j - 1, N, M);
	}

	public static class Element<V> {
		public V value;

		public Element(V value) {
			this.value = value;
		}

	}

	public static class UnionFindSet<V> {
		// a -> a 生成的点
		public HashMap<V, Element<V>> elementMap;
		public HashMap<Element<V>, Element<V>> fatherMap;
		// sizeMap中的key,每一个key都一定是集合的头节点(代表节点)
		public HashMap<Element<V>, Integer> sizeMap;

		public UnionFindSet(List<V> list) {
			elementMap = new HashMap<>();
			fatherMap = new HashMap<>();
			sizeMap = new HashMap<>();
			for (V value : list) {
				Element<V> element = new Element<V>(value);
				elementMap.put(value, element);
				fatherMap.put(element, element);
				sizeMap.put(element, 1);
			}
		}

		// 从输入参数element出发,往上一直找,找到不能再往上的头节点,返回
		private Element<V> findHead(Element<V> element) {
			// 把往上找的过程中,沿途的点都记录在path里
			Stack<Element<V>> path = new Stack<>();
			while (element != fatherMap.get(element)) {
				path.push(element);
				element = fatherMap.get(element);
			}
			while (!path.isEmpty()) {
				fatherMap.put(path.pop(), element);
			}
			return element;
		}

		public boolean isSameSet(V a, V b) {
			if (elementMap.containsKey(a) && elementMap.containsKey(b)) {
				return findHead(elementMap.get(a)) == findHead(elementMap.get(b));
			}
			return false;
		}

		public void union(V a, V b) {
			if (elementMap.containsKey(a) && elementMap.containsKey(b)) {
				Element<V> aF = findHead(elementMap.get(a));
				Element<V> bF = findHead(elementMap.get(b));
				if (aF != bF) {
					Element<V> big = sizeMap.get(aF) >= sizeMap.get(bF) ? aF : bF;
					Element<V> small = big == aF ? bF : aF;
					fatherMap.put(small, big);
					sizeMap.put(big, sizeMap.get(aF) + sizeMap.get(bF));
					sizeMap.remove(small);
				}
			}
		}

		public int getSetNum() {
			return sizeMap.size();
		}

	}

	public static int countIslands2(int[][] m) {
		List<String> list = new ArrayList<>();
		for (int row = 0; row < m.length; row++) {
			for (int col = 0; col < m[0].length; col++) {
				if (m[row][col] == 1) {
					String position = String.valueOf(row) + "_" + String.valueOf(col);
					list.add(position);
				}
			}
		}
		UnionFindSet<String> unionSet = new UnionFindSet<>(list);
		for (int row = 0; row < m.length; row++) {
			for (int col = 0; col < m[0].length; col++) {
				if (m[row][col] == 1) {
					// row,col 5, 3 -> 5_3
					String position = String.valueOf(row) + "_" + String.valueOf(col);
					if (row - 1 >= 0 && m[row - 1][col] == 1) {
						String up = String.valueOf(row - 1) + "_" + String.valueOf(col);
						unionSet.union(up, position);
					}
					if (col - 1 >= 0 && m[row][col - 1] == 1) {
						String left = String.valueOf(row) + "_" + String.valueOf(col - 1);
						unionSet.union(left, position);
					}
				}
			}
		}
		return unionSet.getSetNum();
	}
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		int[][] m1 = { 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{ 0, 1, 1, 1, 0, 1, 1, 1, 0 }, { 0, 1, 1, 1, 0, 0, 0, 1, 0 },
				{ 0, 1, 1, 0, 0, 0, 0, 0, 0 }, { 0, 0, 0, 0, 0, 1, 1, 0, 0 }, { 0, 0, 0, 0, 1, 1, 1, 0, 0 },
				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};
		System.out.println(countIslands1(m1));

		int[][] m1Other = { 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{ 0, 1, 1, 1, 0, 1, 1, 1, 0 }, { 0, 1, 1, 1, 0, 0, 0, 1, 0 },
				{ 0, 1, 1, 0, 0, 0, 0, 0, 0 }, { 0, 0, 0, 0, 0, 1, 1, 0, 0 }, { 0, 0, 0, 0, 1, 1, 1, 0, 0 },
				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};
		System.out.println(countIslands2(m1Other));

		int[][] m2 = { 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{ 0, 1, 1, 1, 1, 1, 1, 1, 0 }, { 0, 1, 1, 1, 0, 0, 0, 1, 0 },
				{ 0, 1, 1, 0, 0, 0, 1, 1, 0 }, { 0, 0, 0, 0, 0, 1, 1, 0, 0 }, { 0, 0, 0, 0, 1, 1, 1, 0, 0 },
				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};
		System.out.println(countIslands1(m2));

		int[][] m2Other = { 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{ 0, 1, 1, 1, 1, 1, 1, 1, 0 }, { 0, 1, 1, 1, 0, 0, 0, 1, 0 },
				{ 0, 1, 1, 0, 0, 0, 1, 1, 0 }, { 0, 0, 0, 0, 0, 1, 1, 0, 0 }, { 0, 0, 0, 0, 1, 1, 1, 0, 0 },
				{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 }, };

		System.out.println(countIslands2(m2Other));

	}

}